哇!是蚕宝宝!
“老师老师,盒子里有蚂蚁!”小一班的教室里传来米乐的惊叫。我笑着掀开盖在盒子上的纱布,十几条黑芝麻似的小生命正在嫩桑叶上蠕动,有小朋友认识它们吗?“这是蚕宝宝,是我带过来的。”沐沐汐汐开口说道。二十双眼睛立刻凑到鞋盒边,朵朵的小手指戳着玻璃罐:“它们怎么黑黑的?像我的巧克力豆!”田田把鼻子贴在罐子上使劲闻:“ 没有味道耶!”我将放大镜拿出:“现在它们是‘蚁蚕’,等吃够了桑叶,就会变成雪白雪白的蚕宝宝哦。”
从那天起,自然角成了班级最热闹的地方。每天早晨,孩子们都要举着桑叶来看蚕宝宝:乐乐带来的桑叶上还沾着晨露,“我奶奶说要洗干净擦干才能给蚕宝宝吃”;沐沐汐汐“这是我在小区树上摘的,爸爸帮我找最高的叶子”;最可爱的是承启,把桑叶小心地裹在纸巾里,“怕露水打湿蚕宝宝的小床”。
一周后的早晨,朵朵突然指着盒子喊:“快看!有白蚕宝宝了!”只见几只浅灰色的蚕正趴在叶脉间,半透明的身体像裹着月光,而旁边的小黑蚕还在努力啃着叶边。“原来蚕宝宝会换衣服呀!”张老师趁机拿出对比图,“它们每长大一次,就会蜕掉旧皮,就像小朋友长高了要换衣服呢。”随着蚕宝宝越长越大,照顾蚕宝宝的任务升级了。我们和孩子们讨论分组照顾,来了一场“护蚕大挑战”。每组领到专属的“蚕宝宝别墅”——绿色的收纳盒,盒盖上贴着孩子们自己画的组名。
每天早上的“换家仪式”成了重头戏。莀莀学着老师的样子用毛笔轻轻扫蚕宝宝,手却抖得像筛子:“老师,我怕弄疼它们!”朵朵把桑叶摆成小花形状:“这样蚕宝宝吃饭更开心。”观察记录本上,孩子们用歪歪扭扭的线条记录着:“4月16日,我们组的蚕宝宝拉了黑色的便便”“4月28日,白雪队的蚕宝宝变成‘黑胖娃娃’了”。“老师,你快看,这些蚕宝宝有的黑有的白,长得都不一样呢!”原来沐沐汐汐带来的蚕宝宝有不同的品种,不同颜色的蚕会结出不同颜色的茧。在孩子们的期待下,我们的蚕宝宝越长越大,身上的颜色越来越黑,身体的节数也是一节一节的非常明显。
老师,我想给蚕宝宝做一个家,可以用什么工具呢?“可以用建构区的积木啊!”于是丞丞拿着建构区的积木给宝宝打了一个简单的家,有桥、有屋顶!我们的宝宝有更漂亮的家啦,它一定住的更开心!于是每天的游戏时间,孩子们都会主动的来到自然角,给蚕宝宝搭建不同的家!
真是期待蚕宝宝们结出的不同颜色的茧呀!我们和蚕宝宝的故事也在继续发生!
上一篇:松松土,长高高
下一篇:童“画”里的奇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