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场里的“小当家”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家里每天吃的蔬菜是从哪里来的吗?”在一次晨间谈话中,我抛出的这个问题引发了孩子们热烈的讨论。有的孩子说“是超市里买的”,有的孩子说“是妈妈从网上订的”,却很少有孩子提到菜场。
活动前一周,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买菜小任务,“你最喜欢吃的蔬菜是什么?”“家里做饭需要买哪些食材?”我特意叮嘱孩子们,要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第二天带到幼儿园分享。
实践活动当天上午,在出发去菜场前,我和孩子们一起制定“购物清单”。孩子们将自己和爸爸妈妈讨论的菜肴一一分解成食材画在购物清单上。这份由孩子们主导、教师辅助的购物清单,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做主的快乐,也培养了他们的规划意识。

来到菜场,孩子们瞬间被五颜六色的蔬果、热闹的叫卖声吸引住了。走到蔬菜摊位前,孩子们自己尝试和老板沟通。一开始,孩子们有些害羞,躲在身后。采购过程中,没有过多干预,只是在孩子们遇到困难时及时引导。当孩子们不知道怎么付钱时,告诉他们:“先问问老板一共多少钱,再把钱递给老板,记得要找零哦。”当孩子们因为选哪种土豆争论时,引导他们观察:“这个土豆表面很光滑,那个土豆有点坑坑洼洼,你们觉得哪种更好呢?”让孩子们自己做出选择。

这次菜场实践活动,让我收获良多。首先,生活是最好的课堂。菜场里的每一种食材、每一次与老板的沟通,都是鲜活的教育资源。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不仅认识了不同的食材,学会了简单的购物技巧,还锻炼了语言表达和社交能力,这是在幼儿园课堂上难以实现的。
其次,要充分相信幼儿的能力。一开始,我担心孩子们不敢和陌生人沟通、不会选食材,但实践证明,只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引导,孩子们就能展现出惊人的潜力。从制定购物清单到与老板沟通、挑选食材,孩子们都积极参与,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最后,家园合作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活动前的家庭讨论,让孩子们提前积累了买菜经验,为菜场实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后续,我会把这次活动的照片和视频分享给家长,让家长了解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表现,进一步推动家园共育,让教育延伸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菜场里的“小当家”活动虽然结束了,但孩子们在活动中的成长和收获却会一直延续。未来,我会继续挖掘生活中的教育契机,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真正做到“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
上一篇:属于中一班的“成长诗”
下一篇:南瓜里的秘密
苏公网安备 32011502010427号